您的位置: 首頁黨群工作學生工作
閱讀新聞

打造行走的實踐思政課堂|生态學子用實踐書寫家國情懷

[日期:2025-07-14]

專業實習實踐是推動“校園學習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講堂”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徑,近日,2023級生态班赴錫林郭勒盟開展專業實習實踐期間開啟了一場别開生面的“行走的實踐思政課堂”,通過實地參觀與深度交流,同學們在行走中感悟曆史脈絡,在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讓紅色基因與生态使命在心中生根發芽。

  


錫林郭勒博物館:觸摸地域文脈,築牢生态自覺

錫林郭勒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引導,系統了解了當地的自然生态變遷、曆史文化傳承以及遊牧文明中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從遠古時期的生态環境遺迹,到近代以來的草原保護實踐,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生态保護不僅是專業責任,更是關乎地域發展、文明延續的重要使命。“看到草原生态從破壞到修複的曆程,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所學專業的意義。”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參觀後表示未來将把專業知識與生态保護實踐更緊密結合,用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

 


踐行初心:草原樣地的生态守護行動

走出博物館,同學們奔赴草原實習樣地,開展“撿垃圾 護生态”實踐。在藍天白雲與綠草如茵間,大家俯身撿拾垃圾,以實際行動守護草原生态。這不僅是專業實習的“生态課”,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實踐課”——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化為守護生态的具體行動,诠釋生态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主題展:汲取奮進力量,堅定理想信念

在“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主題展現場,通過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案例,全面展現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當地在經濟發展、生态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别是在生态建設領域,從政策制定到具體實踐,從防風固沙到草原修複,一系列舉措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黨的領導是推動生态保護事業的根本保證。

 


座談會交流分享:凝聚思想共識,明确行動方向

實習實踐的最後環節,吳豔玲老師、王陽老師、哈斯其木格老師組織同學們開展座談會。大家結合參觀感受與專業學習,圍繞“如何将家國情懷融入生态實踐”“黨員在生态保護中應發揮怎樣的先鋒模範作用”等話題展開熱烈讨論。預備黨員同學帶頭分享感悟,談到要以更高的标準要求自己,在實習和未來工作中主動承擔急難險重的生态任務;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則表示,将以此次實踐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專業能力,争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為生态保護事業貢獻青春力量。老師們在總結時強調,“行走的實踐思政課”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生動課堂,希望同學們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生态建設大局,讓青春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實踐中綻放光彩。

此次實習實踐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在專業認知上得到深化,更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洗禮。大家紛紛表示,将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把家國情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專業所長服務生态保護,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圖文編輯:馬豔玲  初審:吳豔玲  複審:高峰  終審:蘇小波

Baidu
sogou